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电话:400-123-4567

公司新闻

十大王者实业公司的20星空体育22

  星空体育官网2021年不是中国经济的好年景,多个行业严重收缩,恒大等多个知名龙头公司陷入财政困境。

  但中国的实体经济,行业众多,韧性仍在。在不算美好的2021年,仍然有些公司在盈利、营收、市值等方面表现亮眼,不仅是行业第一,还是超级第一。这些在本行业中遥遥领先的公司,可以被称为行业王者。比如股民口中的“宁王”宁德时代。

  在A股上市公司之中,《财经十一人》按照2021年底市值排名选取了实业行业中的十家王者公司。回顾其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声名鹊起、君临天下的王者之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是物竞天择的应有之意。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时代,局势变化将更加迅速。即使是王者,在未来也必然遇到挑战、甚至遭遇困境。我们一起展望这些王者的2022以及更远未来。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显示面板产业一直为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轮番掌控。直到近年,国产企业崛起,在全球版图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京东方则是个中翘楚。

  京东方成立于1993年,1997年在深交所B股上市,2001年增发A股。其主要业务是为各类终端产品提供显示器件。2020年京东方在全球显示器件中的出货量占比达到25%以上,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这五大应用领域的显示屏出货量居于全球第一。

  2021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实现营收1633亿元,同比增长72%,归母净利润约200亿元,同比增长708%。TCL华星光电是该行业的第二名,京东方营收是华星光电母公司TCL科技同期的1.35倍,归母净利润则是其2.2倍,华星光电与京东方的差距更大。截至2021年底,京东方A市值约为1942亿元,是TCL科技的两倍以上。

  其一是外部环境的红利。2018年-2019年间,由于面板价格低迷,利润空间有限,主要日韩厂家如三星、LG陆续宣布将全面关停LCD产线,转向盈利能力更高的OLED。此时国产面板厂商凭借成本优势,逆周期投资,迅速做大。预计2021年中国大陆面板厂的全球产能占比将跃升至67%。

  其二是抓住了转型时机,通过大手笔的收购,较早切入显示面板领域。2003年,京东方出资3.8亿美元,收购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显示业务,拿下了进入显示领域的入场券。此后京东方稳步扩建产线条产线条LCD产线条OLED产线。不断攀升的产能让京东方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巩固了龙头优势。

  其三是最重要的因素:京东方强大的吸金能力。面板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条产线的投资甚至高达上百亿元。自上市以来,京东方A融资超过2000亿元,用于资产收购与产能建设的总投入近4000亿元。这背后离不开高额的政府补助。近五年年报显示,政府补助在京东方的净利润中占比过半。

  面板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规律。伴随着新增产能和供需关系的更迭,每隔12-24个月就会出现价格的波峰和波谷。“标准产品价格每三年下降50%,那么产品的技术保有量必须每三年增加一倍。”京东方前董事长王东升曾说,这也被业内称为“王氏定律”。

  在上一轮周期中,京东方及其他国产面板企业弯道超车,逐步替代了日韩企业的部分产能。但京东方自身是否能熬过下一个面板周期,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21年三季度开始,液晶电视和手机面板已出现降价趋势。截至今年1月,电视、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多数显示面板的价格仍在下跌。

  另一项挑战是,韩国三星和LG多年积累,显示技术深厚。它们正在试图通过布局OLED等更先进的技术,重夺行业主导权。市场研究机构UBI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三星OLED出货量的市场份额为68%,LG约为21%,京东方为5.7%。虽然京东方已有和在建的OLED产线条,但与世界头部面板企业仍有不小的差距。

  为了抵御行业周期、扩大发展空间,京东方正在原有的显示面板领域开辟新的战局。2020年,京东方提出“1+4+N”战略。“1”是半导体显示事业;“4”是京东方将倾斜资源重点发展的主营业务,包含传感器及解决方案、 Mini LED、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N”是融入物联网场景的具体业务,包括智慧车联、智慧零售、智慧金融、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及智慧城市公共服务、数字艺术等。

  京东方将物联网作为下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但如今尚未取得明显进展。完成从显示面板供应商到物联网时代的解决方案提供商,仍是一条漫长且艰巨的路程。

  “海王”中远海控是运力中国最大、世界第四的集装箱航运公司,比中国第二名台湾长荣的运力高出一倍多。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2005年6月于联交所上市,2007年6月又于上交所上市。

  疫情发生后,全球供应链持续紧张,集装箱运价高企,中远海控经历了上市15年以来最大的辉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远海控报收于18.69元,较2020年末上涨99%,总市值2993亿元。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16.5倍。

  航运业呈现明显周期性,当运力供过于求,运费下降,造船放缓。而一旦贸易复苏,船舶运力供小于求,运费上升,造船加快。由于造船时间长,及至交付时市场往往已经又发生变化,运力再次供过于求,开始下一轮周期。

  普遍认为,航运周期基本每10年一次,周而复始。疫情前,海运价格多年处于低谷。不少航运公司主动淘汰船只,减少供给,以期提高利润。随着2021年全球贸易回暖,海运价格快速反弹。

  中远海控用一年时间赚了过去十年的钱。疫情是不可复制的机遇,在畸形的供需关系里,中远海控凭借运力和其他优势,轻松“躺赢”。

  随着疫情减弱,海外供应链修复,船舶运力提升,中远海控的高营收、高盈利状况不可能长期持续。事实上,拉低海运价格的各类因素已经开始发酵。比如,班轮公司、非经营性船东、投资银行和租赁公司,都在全力建造集装箱船。目前正在进行的史上最强造船潮,意味着下一轮的过剩危机。

  海运是一个集中度很高的行业。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垄断大部分资源和生存空间。因此,即使明知景气之后是萧条,在景气红利期,航运公司为了保持优势地位,也无法停止增加运力。根据官方公告,中远海控正在筹划扩张运力,拟订造10艘集装箱船舶,总价约96.7亿元。而在2020年,公司已购买12艘23000TEU型集装箱船舶,新租入74条集装箱船舶。

  增加运力要付出高昂代价,高负债是这个行业龙头公司的通病。纵观中远海控上市以来,虽然营收总体稳定,但净利润波动极大。2007以来的14年里,有四年净利润大于60亿,却也有四年净亏损大于60亿。

  据其2020年报,中远海控总负债1931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64%。在其成本构成中,利息费用高达41亿元。

  2022年,中远海控可能依旧过得舒服,但周期红利却会逐渐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海运业暴涨的主要原因是疫情驱动的供应链混乱。这也意味着周期下行的具体时间难以判断。

  金龙鱼品牌所属公司益海嘉里成立于2005年,2020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金龙鱼2021年12月31日市值3416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1627亿元,营业利润56亿元。

  如海天味业被称为“酱茅”,农夫山泉被称为“水茅”,金龙鱼堪称食用油领域的“油茅”。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近十年市占率稳定在40%左右,排在其后的是中粮福临门和鲁花,这两个品牌一共占有约20%的市场份额。

  金龙鱼不仅在食用油领域,其实在面粉和大米销售上,市占率也排在第一。据尼尔森数据,近几年其包装米市占率18%左右,包装面粉市占率27%左右。

  中国粮油上市公司包括了道道全、西王食品、中粮科技、克明食品、金健米业等,不过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它们都远逊于金龙鱼。

  金龙鱼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得益于其创始人早年的资本积累。中国早年,消费选择相对贫瘠。这为金龙鱼快速占领市场提供了机会。

  金龙鱼创办人是马来西亚华商郭鹤年和侄子郭孔丰。郭氏家族自20世纪初就开始经营大米、大豆、糖,并逐步建立起从粮食、副食品到房地产、航运等产业的商业王国。

  1986年,郭氏家族的业务范围继续扩大,郭鹤年侄子郭孔丰注册金龙鱼商标,在东南亚、中国市场销售小包装食用油。2005年,二人在上海成立益海嘉里,专门在中国市场做食用油生意,金龙鱼在中国的销售通路进一步打开。

  金龙鱼进入中国时,中国是统购统销制的时代。居民买的是散装油,质量很差。金龙鱼在中国市场最早生产小包装食用油,并成立精炼厂。郭氏家族在内地市场起家时,还曾与中粮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通过巧妙的合作,利用本土企业资源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如今金龙鱼的销售收入97%来自中国市场,在中国建有生产基地70余座,产品覆盖米面油,已经完全本土化,成为了中国粮油国民品牌。

  金龙鱼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保持地位,源于多重因素。除了早发展、早占领消费者心智,受消费者认可之外,在产品概念上先人一步也是重要原因。

  金龙鱼是最早打“营养”“健康”概念的食用油品牌,也舍得花重金砸在广告营销上。与海天味业类似,金龙鱼的渠道下至县乡,覆盖了零售、餐饮、食品工业渠道,高效密集,因此能够发挥更强的规模优势。

  金龙鱼的王者地位相对稳固。在食用油方面,其份额是中粮与鲁花之和的2倍,后者想要追赶上金龙鱼,恐怕很困难。

  不过,鲁花专注于花生油品种,且近两年花生油更健康的印象深入人心。鲁花或许会在单一品种上对金龙鱼构成挑战。目前花生油方面,金龙鱼市占率为24%,中粮福临门16%,鲁花为13%。同时,中粮从产品布局到主打品类,一直在效仿金龙鱼。粮油老大和老二之间的竞争大概率会加剧。

  金龙鱼2022年仍会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挑战,不过这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对于金龙鱼,更需要关注远期挑战,即如何持续吸引消费者。

  粮油是最普通的日常必需消费品。金龙鱼需要思考,如何做出差异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食用油原料越来越丰富。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已经升级至亚麻籽油、椰子油这些小众油品。在这样的趋势下,金龙鱼作为传统企业星空体育,更要打开思路,开发出真正健康、满足消费需求的食用油产品。

  如果能够驾驭好产品、渠道、品牌的消费品“三驾马车”,金龙鱼将能够保持势头,保持王者地位。

  迈瑞医疗,1991年诞生于深圳市南山区,走过了30个年头,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迈瑞医疗的主营业务分为三大方面:生命信息、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主要产品包括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血液细胞分析仪、超声诊断系统等等。在新冠疫情后,迈瑞迅速推出了新冠 IgG/IgM 抗体检测试剂产品。根据该公司2020年报,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等产品的市占率均为国内第一,其中监护仪的市占率超过50%。

  目前,迈瑞医疗在中国和美国设有九大研发中心,拥有43家境外子公司、20家国内子公司,全球雇员数量超过1.2万人。在国内市场,迈瑞的产品覆盖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在国际市场,它的客户包括梅奥诊所、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麻省总医院、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等等。

  2021年前三季度,迈瑞医疗主营收入达194亿元,同比上涨20.7%;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上涨24.2%;2021年12月31日,迈瑞医疗收盘价380.8元,市值为4629亿元。同日,医疗器械行业排名第二的万泰生物市值为1345亿元。万泰生物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亿元。

  从市值来看,迈瑞医疗与万泰生物之间存在近三倍的差距;营收和净利润两方面,前者均是后者的五倍多。从上述三个维度来看,迈瑞医疗在行业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21年胡润百富榜中,迈瑞医疗的前任董事徐航以及现任董事长李西廷分别以1180亿元与1150亿元的财富星空体育,排名第35位与第37位。

  2006年,迈瑞医疗第一次拥抱的资本市场是美国纽交所。当时中国医疗企业没能得到足够关注,迈瑞的股市表现并不好。

  2016年,迈瑞从美股退市。两年后,它重新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48.8元,对应市值为594亿元。

  回归A股仅仅三年时间,迈瑞的股价和市值上涨了7倍左右。这与疫情对其业务的助推有很大关系。疫情期间,迈瑞的呼吸机“卖疯了”,并且带动其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的营收提升了54.18%。

  从国际市场来看,海外从2020年3月开始进入疫情高峰期,引发应急采购,迈瑞得以大量拓展海外高端客户群。2020年,迈瑞在国际市场完成了700多家高端客户的突破,品牌推广提前了至少五年。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曾经表示:“原来我们进不去的一些西欧、北美的顶级医院,通过这次疫情都进去了。”

  在国内市场,国家强调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随着医疗新基建的开展,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迎来长期扩容,且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迈瑞能够提供全院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医院建设方案,因此成为院方采购的主要选择之一。

  虽然医疗器械行业的需求偏刚性,行业周期性特征不明显,且无明显的专利悬崖,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但是行业景气度与政策环境有较高的相关性,易受到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宏观层面不确定因素增多。迈瑞的业绩能否在高基数的情况下持续增长,是一个考验。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仍不明朗,导致全球性流动受阻。海外对人口入境限制、货物物流运输限制,会对迈瑞的海外销售、海外采购产生不利影响。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自2018年7月6日起,迈瑞对美国出口的监护仪、彩超、麻醉机、体外诊断等产品被加征25%的关税。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势如果进一步恶化,将直接影响迈瑞的出口业务。

  国内市场的变化来看,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部分地区采取招标降价、阳光采购等方式,使医疗器械行业面临降价压力及趋势。一旦陷入价格战,不可避免地将拉低企业盈利能力。

  对于迈瑞而言,一方面应紧紧抓住中国医疗新基建以及全球市场持续扩容的机遇,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应针对性备货、寻找新的可替代资源,为海外原材料供应问题未雨绸缪。

  2022年伊始,迈瑞医疗就在股市遭遇滑铁卢。截至2022年1月12日,迈瑞医疗收盘329.92元,较2021年最高位时的492.05元,已经跌去32.9%。2022年其业务能否维持增速、保持王者地位,还需观察。

  2021年光伏行业的王者,依然是隆基股份。光伏产业链可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四个环节。隆基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硅片、组件制造商。

  隆基成立于2000年,2012年登陆上交所。十年光景,隆基市值翻了60余倍。2021年底,隆基总市值为4663亿元,是A股光伏行业市值第二阳光电源的2.4倍。2021年前三季度,隆基股份营业收入约560亿元,营业利润约90亿元。

  2021年底,隆基硅片产能为105GW,是第二名中环股份的1.2倍,市占率为46%;隆基组件产能为65GW,是第二名晶科能源的1.8倍,市占率为19%。

  过去十年,单晶技术对于多晶技术的替代是光伏行业最为显著的变革,前者以更高的转换效率取胜。替代始于硅片,并逐步向电池片、组件传递。2015-2020年,单晶产品的市占率已从19%涨至90%。

  技术代差带来了持续数年的超额利润,始终坚持单晶路线、并以硅片业务起家的隆基自然获利最大。2017-2020年连续四年,隆基都是A股最赚钱的光伏企业。

  2014年开始,为了开拓单晶硅片的下游市场,隆基将业务延伸至组件端,并加码电池片业务。凭借着不可逆的单晶技术大潮,隆基的组件业务也迅速做强。仅用了四年时间就闯进一线以及更远的挑战

  过去几年,高利润、低门槛的硅片制造行业吸引众多资本进入。单晶带给隆基的红利,正在逐步消退。高价的原材料正在加剧这一进程。2022年的硅片端将成为竞争最激烈的环节,利润和产业集中度均将下降。部分二、三线产能或退出市场,隆基作为头部也不能高枕无忧。

  一直以来,隆基进军组件与客户直接竞争,饱受同行诟病。相比之下,其他硅片商的客户基础可能更为扎实,粘性更强。近期中环在硅片尺寸上的“越界”行为也预示硅片龙头的厮杀。隆基2021年营收、净利大概率再创新高,但增速放缓已成板上钉钉。2022年最赚钱的光伏企业可能不再是隆基。硅料高价之下,硅料老大通威有希望夺下这个头衔。由于所涉环节不一致,隆基与通威至今仍未“正面交锋”过,但未来双方终将在组件端交手。

  2022年,隆基将告别高利润时代。它如何利用自身规模、成本、技术、品牌优势守住王位?

  海天味业得名于1955年,2014年上市,是中国调味品行业龙头。2021年12月31日市值4428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营收为 180亿元,营业利润55亿元。

  海天味业的核心产品为酱油、调味酱和耗油。2020 年上述产品的销售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57%、11%、18%,其余份额包括了醋品、鸡精、味精、料酒、腐乳、调味汁、香油等多元化产品。

  中国调味品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2020 年,前五公司的零售市场占有率为 19%,其中海天味业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为 7%。紧随其后的分别是雀巢4%、李锦记3%、老干妈3%。

  与海天味业产品线类似的是李锦记。在酱油品类中,海天味业的市占率是李锦记的两倍之多,蚝油产品42%的市占率也高于李锦记的30%。

  首先,海天味业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在市场经济起飞前就赢得了发展先机。其次,海天味业也抓住了消费崛起的市场机会。

  海天味业前身是1955年由佛山25家古酱园合并重组而成的“海天酱油厂”。这时的海天味业为公私合营,且只是广东区域性品牌。但公司聚焦研发、生产,率先建成了国内第一批酱油酿造和罐装设备,为以后的业务扩张打下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1994年海天味业顺应趋势重组为股份制公司。公司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引领了中国消费餐饮。2014年,海天味业在 A 股上市。

  近年来在市场开发、渠道和品牌方面,海天味业也踏准了步伐。海天味业抓住了餐饮业这个需求“大户”。其餐饮供应渠道占比为50%-60%,家庭消费渠道占比为30%-40%,其余为食品加工渠道。

  海天味业也有一套稳住经销商的策略。公司超95%的收入来自向经销商销售调味品,销售网络的“毛细血管”遍布全国,下沉至各个农贸市场、城乡便利店。这是行业新进入者远不具备的优势。

  海天味业经销网络之所以稳定性高,是因为它确保在规模以上的地级市场以及年销售额较大的县级市场,经销商总数不少于2家。这就降低了经销商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激发了经销商间的竞争。

  海天味业亦是如此,其每年的品牌投入及市场营销力度均维持在行业领先地位。2020 年公司销售费用合计 13.7 亿元,其中广告及促销费用合计约 4.9 亿元。海天味业长期将大单品广告投放于央视、各大卫视以及网络热播视频节目中,持续占领消费者心智。2022以及更远的挑战

  海天味业有一个难以忽视的港资对手—李锦记。李锦记覆盖了几乎所有海天味业的产品线,虽然李锦记目前市占率不及海天味业,但该品牌持续用新产品、新包装吸引消费者。而且李锦记在整体亚洲市场的美誉度更高。

  调味品行业已经是一个饱和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口味变化,对健康的追求,社区团购等渠道多元化带来的价格体系冲击,都持续对大公司构成挑战。

  短期看,由于海天味业的业务依赖餐饮,2022年疫情如果依然反复,可能导致餐饮行业不确定性增加。这是海天味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成立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由何享健带领23位顺德北滘村村民创建。改革开放后,美的集团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业,1985年进入空调行业。1993年,美的电器上市;2013年,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

  2021前三季度,美的集团的营收达到2629亿,净利润237亿。截止2021年底,市值达到5159亿元,大于第二名海尔智家和第三名格力电器之和。美的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略小于后两者之和。

  空调业务是家电公司体量最大的业务,美的在多年跟随格力之后已经呈现反超之势。美的集团2021年半年报称,线个主要家电产品中,包括空调在内的8个品类美的份额第一,多个生活家电都有4成以上的份额。剩余7个品类位居2到4位。同时,线个主要家电产品中,美的在包括空调在内的11个品牌位居第一,其余位居2到3位。

  2012年,方洪波作为职业经理人开始执掌美的,创始人何享健退居幕后。上任第一年,方洪波就砍掉了30多个品类,卖掉了与家电不想干的业务和盈利偏低的产品,告别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这使其上任伊始,美的的营收就相比上一年剧减300亿,但净利润只减少5亿。大幅瘦身、聚焦家电之后,美的依靠多元化的家电布局,营收始终压着格力,并在2015年后大幅拉开差距。

  在盈利能力方面,格力常年是“空调王”,且空调单品的利润水平比美的更高。空调的追赶,美的花了很长时间。2019年首次净利润超过格力,2020年进一步拉开了差距到50亿元的规模。

  经营质量提升的背后,是美的持续多年的数字化投入。从2012年开始,美的投入超过百亿元,重构信息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和流程,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化的“内功”在应对疫情导致的市场急剧变化时,效果尤其明显。2020年上半年,凭借更柔性的制造能力、更高效的营销物流体系,美的营收、利润的跌幅要显著小于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家电行业的周期和房地产密切相关。房市繁荣带来的置业需求会显著拉动家电企业业绩。近年来,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调控下,房地产对家电市场的拉动作用已大不如前。

  逐步坐稳家电龙头之后,美的的最强挑战者或许并不来自家电行业。一些科技公司更加熟悉应用场景,他们正在把战场从消费电子拓展到家电领域。智能家居对品牌的选择很容易出现“全家桶”效应。消费者选择一个产品之后,就倾向于重复购买同品牌的其他产品。美的无疑是家电领域数字化的佼佼者,但互联网背景的跨界竞争者会带来新的压力。美的要避免沦为代工厂。

  美的近年来已经不断在家电之外的领域布局,收购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选择进入工业自动化是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布局。如今来看,美的收购库卡赶上了最后的海外并购窗口期,但收购之后的整合及市场反应还难言成功。2021年底,美的宣布将私有化库卡,以求更进一步整合。除工业自动化之外,美的在医疗星空体育、芯片等领域也有布局。相比家电,这些市场无疑增速预期更高,但充满激烈竞争。

  当前的美的,传统家电业务依然是最重要的基本盘,布局的新业务呈现出相关多元化的趋势。长远来看,公司版图不断扩大之际,如何维持高效的管理效率,将在未来考验美的。

  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电池技术专家王传福,于1995年创办的比亚迪。比亚迪依靠为诺基亚、三星等企业生产手机电池起家,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王传福提出,要凭借磷酸铁锂电池改变世界汽车工业格局,要让发动机和变速器都成为过去式。

  2021年的电动车浪潮,让王传福的设想变成现实。11月的中国电动车市场,比亚迪的销量超过9万辆,相当于上汽通用五菱、长城、广汽埃安、吉利的销量总和。

  比亚迪于2002年港股上市,2011年A股上市。其总市值从2020年4季度开始显著攀升。截止2021年12月31日,比亚迪的总市值7800亿元,是第二名长城汽车的1.7倍。

  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百年变局。汽车的核心驱动部件,正经历从燃油发动机转变为电池和电动机。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便宜、性能好、节省空间。因为其采用了磷酸铁锂,比三元锂电池成本低,并且更不容易着火。通过电池包结构创新,“刀片电池”在具备同样的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的条件下,能让汽车内部有更大的乘坐空间。

  比亚迪2020年推出“刀片电池”技术,2021年4月开始将“刀片电池”搭载到其主力车型。随后销量迅速崛起,单月销量从5月的3万辆左右增加到12月的9.3万辆。丰田汽车称“刀片电池”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正与比亚迪合作开发车型。特斯拉也开始使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目前,由于“刀片电池”产能不足,消费者购买比亚迪汽车,需要几个月的漫长等待。

  比亚迪正扩建生产线万辆。但扩建并不容易,从购买设备到安装调试,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对手也在加速追赶,特斯拉中国的产量,从11月的5万辆左右提升到了12月的7万余辆。特斯拉计划2022年提高到100万辆。

  比亚迪过往的车型生命周期都不长,比如F3车型和秦系列电动车的销量,都曾出现大起大落。未来,比亚迪如果能集中技术、品质、性价比等各项优势,打造出一款经典车型,将能夯实其王者地位。

  “电池王”宁德时代是在所属行业称王速度最快的公司,也是王者地位最牢固的公司。2011年成立,到2017年首次登顶全球动力电池系统排行榜,宁德时代仅用了6年时间星空体育。

  从2017年至今,宁德时代的领跑优势进一步扩大。2021年前11个月,在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中,宁德时代占据49.68%,全年占比超过50%基本无悬念。放眼全球,2021年前11月,动力电池装机排行中,宁德时代占比31.8%,几是第二名LG(20.5%)和第三名松下(12.5%)之和。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一骑绝尘。

  强势的市场地位带来了营收上的快速增长,宁德时代2021年全年营收破千亿元,净利润破百亿元,同比翻倍。资本市场上,2020年下半年股价开始起飞,7月破两百元,12月破三百,2021年5月破四百,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2021年6月股权破五百元,10月破六百,市值一度突破1.5万亿元。截止2021年底,宁德时代总市值1.37万亿,全A股第三。

  由于其强势,与上下游合作中,宁德均占据着优势谈判地位。2021年锂电原材料暴涨,宁德是大型电池企业中唯一一家毛利率没有衰退的企业。其他电池企业营收虽然大幅增长,但毛利大幅衰退,赚吆喝不赚买卖。对下游的整车厂,宁德时代也在定价权、账期、交付周期方面掌握着主动权,很多整车厂敢怒而不敢言。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宁德时代倾注于技术研发。研发钠电池技术,应对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风险。研发标准化电池包产品、C2C底盘电池技术,为更多整车厂提供标准化电池总成,避免个别大客户变动的风险。除了来自上下游的挑战,在全球市场宁德时代也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此前数年,宁德时代的快速增长和领跑地位主要来自于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在全球独占鳌头。然而,随着欧洲、北美市场的启动,海外市场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竞争的重要一环。宁德时代将面临来自国际对手的正面对决。

  幸运的是,宁德时代的全球布局比较早,比较充分。位于德国图林根的工厂2021年已经投产,预计今年可以达到设计产能14GWh,而远期设计产能将达100GWh。同时,宁德时代一直寻机建立欧洲第二工厂。北美方面,宁德时代2018年已经创立美国子公司。2021年10月签下第一张为期4年的长协订单后,开始计划在美建厂。宁德时代国际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LG,在2021年接连发起两次大规模召回,涉及现代和通用汽车两大客户,LG声誉受损不小。总之,整个市场普遍看好宁德时代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未来1-2年内,潜在风险尚无法撼动宁德时代地位。产能优势,交付能力优势为宁德时代铸造了安全壁垒。强大的现金流和融资能力,也为宁德时代大手笔收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升供应链安全等级提供了充足的弹药。而且,下游新能源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前景一片光明。动力电池短期严重供不应求,长期供应偏紧是行业共识。“宁王”虽远虑不少,但尚无近忧。

  2022年1月11日,贵州茅台股价收于1944.55元/股,总市值为2.44万亿元星空体育,相对于52周内的最高值2603.41元/股,已大幅度回落。

  但贵州茅台的霸主地位岿然不动:其不仅是中国白酒行业的霸主,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霸主。2.44万亿的市值,超过其他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更是轻松吊打工商银行、宁德时代等其他行业的霸主。

  “茅台”一词,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行业霸主”的代名词,于是大家经常听到“水泥茅台”、“药茅”、“猪茅”等奇怪词汇。

  贵州茅台的前身,是1951年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没收,把华茅、王茅、赖茅等三家作坊合并而成的“国营茅台酒厂”。此后,这个出自中国西部最贫困山区的白酒产品,蝉联了五届“中国名酒”称号,同获此殊荣的,只有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

  2001年,贵州茅台登陆资本市场,从此开始了其波澜壮阔的成长历史。上市当年,贵州茅台的总营收为16.18亿元,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彼时的中国白酒行业霸主是五粮液,2001年其实现总营收47.42亿元,归母净利润8.11亿元,体量三倍于贵州茅台。

  前几天,贵州茅台发布了2021年度生产经营情况,称2021年度该公司生产了茅台酒基酒5.65万吨,系列酒基酒2.82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090亿元,同比增长11.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同比增长11.3%左右。

  五粮液尚未发布2021年整体业绩。其2021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97.2元,归母净利润173.3亿元。2022年1月11日,五粮液的总市值为8281.80亿,约为贵州茅台的三分之一。

  贵州茅台上市20年,不仅实现了惊人的超越式增长;而且,发展到如此规模,依然没有遇到增长瓶颈,这头大象仍在高速狂奔。

  中国白酒市场,是一个高度内卷的行业,总产量在近十年下降了一半。但在这种挤压式增长中,产品线定位于高端、次高端的,都迎来了罕见的大幅增长。其中,贵州茅台是最大赢家。而且,业内普遍认为,这种行业趋势将继续持续多年。

  高端、超高端白酒市场,历来是块宝地,其集快消品、轻瘾品、奢侈品、投资品特性于一身,四位一体,护城河既宽又深。高端白酒的毛利率、净利率、ROE多年持续“三高”,资产负债率历来极低,现金流强大,财务稳健,是典型的“印钞机”行业。

  但是,这种企业因为现金流强大,往往头脑发热,会拿出大量现金去搞产业多元化——这也是很多白酒公司衰落的主因。

  自IPO以来,贵州茅台从未发生战略错误。持之以恒的战略定位、品牌建设,使其能稳坐中国高端、超高端白酒的金字塔尖。优质酱香白酒的口感,极具侵略性,市场份额增长神速,且酱香型基酒的优品率高达8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落马的“茅台教父”袁仁国,在其执掌茅台期间,对茅台文化与茅台品质的宣传推广,达到了罕见高度。围绕“国酒茅台”这一称号,袁的团队挖掘出了许多流传很广的“历史故事”。尽管这些故事的真实性曾被质疑,“国酒”的商标注册也被同行狙击而未成行。但是,贵州茅台已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国酒”,任何品牌也无法替代。

  2021年9月11日,《财经十一人》曾发表过万字长文《给茅台“新帅”十个建议》,对贵州茅台的未来发展提出诸多建议,譬如彻底理顺茅台酒的价格机制,解决困扰公司发展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早日启动贵州茅台的股权激励,等等等等。

  彼时,《财经十一人》的结论是:茅台新帅丁雄军,可以平庸地“躺赢”;也可以锐意进取,把茅台带上新台阶。